亚洲需求增速放缓
据路透社日前报道,最新研究表明,在经历了多年爆发式增长后,包揽了全球1/3以上石油供应的亚洲,需求增速开始下降,这很可能导致产油国们此前做出的“减产提价”努力付之东流。
一直以来,亚洲都是世界石油产品消费最多且增速最快的地区,同时也是全球石油价格的核心支撑力量。然而,经过多年的爆发式增长,亚洲多地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开始趋于平稳,甚至下降。
“(亚洲)燃料需求飞速增长的迹象看起来已经不那么明显了。”迪拜咨询机构货运投资服务(FIS)公司燃料经纪人马特·斯坦利表示,“中国、日本等地对燃料的需求都在下滑,有些地区的需求甚至已经降至近年来的低点。”
路透分析指出,“受益于”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亚洲地区原油供应也一直处于过剩状态,使得越来越多的炼化商几乎停止进口。
被视为全球需求增长“新动力”的印度,今年3月燃料消费量同比去年已经减少了0.6%。据印度石油公司(Hindustan Petroleum Corp)主席苏拉那预计,今年印度燃料需求可能增长5.5%至6%,虽然在全球范围来看依然是高增长率,但是相比去年超过10.9%的需求量而言,已是大幅下滑。
此外,其他主要亚洲买家的需求也在下降。日本政府机构预测,受人口减少、能源效率提升等的带动,日本的石油需求将不断减少。日本政府能源委员会预计,未来5年间,日本的石油需求平均每年都将下降1.5%以上。
另据韩国国家石油公司的数据,今年1至2月,韩国石油产品需求同比去年下降了0.4%。“预计今年韩国石油产品需求增速总体将放缓。”韩国国家能源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成月说。
全球供应有增无减
与“主力消费国”需求疲软的增速形成对比的,是市场供应的有增无减。
汤森路透Eikon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石油平均每天供应量要超出需求68万桶,预计今年的市场还将处于供应过剩状态,不包括储油在内,供应平均每天将超过需求近10万桶。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报告也指出,尽管全球产油国已经开始执行减产协议,但是世界石油产量仍将全面增长。IEA认为,一旦国际油价回升,美国的产量将随之上涨,进而将导致更多供应量进入市场。
“即使考虑到来自11个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量削减、加拿大和北海地区的计划外停产,我们仍然预计,今年5月全球石油产量同比去年将有所增长。”IEA在报告中表示。
根据此前达成的减产协议,欧佩克成员国从今年1月起,每天削减大约120万桶产量。3月,欧佩克发布的月度市场报告显示,该组织成员国基本都“超额完成任务”。IEA认为,迄今为止,市场发生的变化对产油国而言已经相当不错,3月初油价仅下跌了10%左右就基本稳定下来。
不过,瑞士咨询公司Petromatrix董事总经理Olivier Jakob在一份文件中表示,预计油市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有望恢复供需平衡。“根据欧佩克的假设,维持目前的减产水平仍将导致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库存增长,第三季度可能才是全球原油库存开始减少的时候。”他说。
此外,IEA还担心,油价的短期回暖将带动美国页岩油生产复苏,届时全球供应过剩还将“加码”。“预计今年全球供应的增量将主要来自美国”。
美国联邦统计机构数据显示,当前美国原油产量为900万桶/天左右。行业分析机构Vanda Insight的分析师Vandana Hari在接受合众国际社采访时表示,由于欧洲经济复苏依然缓慢,因此美国市场情况成为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之一。
延长减产提上日程
面对国际市场有增无减的压力,产油国们又“坐不住”了。近日,在美国公布了原油库存大增的数据后,欧佩克成员国在阿联酋石油行业峰会上纷纷表示,支持将减产协议延续至今年下半年。
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表示,在初期实施了几个月之后,产油国之间对于减产协议应该继续实施的共识正在加强。科威特石油部长马尔祖克则认为,非欧佩克产油国对减产协议的遵守程度在提升,预计会看到减产协议继续实施。不过,他表示,延长减产协议后减产幅度可能会有所降低。就连伊朗也提出,考虑在今年下半年将产量冻结在380万桶/天。
不过,据《海湾新闻》报道,作为非欧佩克产油国“领头羊”的俄罗斯,目前仅表示,是否延长减产协议还在讨论中,现在商讨是否延长该协议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