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造车浪潮兴起的时候,一大批“新兴车企”顺势涌现出来,蔚来汽车也是其中的一家。而对这些初创企业来说,“假想敌究竟是谁”是一个会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但李斌(微博)的答案却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蔚来汽车没有假想敌。” 2016年3月8日,腾讯汽车在2016年倾情打造的国内首档汽车泛科技视频栏目《futuer@drive 驾预》在北京隆重开播。活动现场,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对“假想敌”做了阐释。
在李斌心中,目前最关心的是将蔚来汽车尽快造出来,只有做出了车、为用户创造了价值之后自然就可以盈利,而究竟蔚来汽车要造什么样的车,他的回答也很简单。“很简单,我们不会造低成本的车,我们也不会把我们的车低于成本价销售。”
以下为访谈实录:
跟风造车的互联网车企必定失败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斌董事长和我们的分享,我们也请到了一些媒体观察员,如果台下有提问的话可和李斌董事长进行交流。
王超(微博):我有一个问题,腾讯既是蔚来汽车的股东,也是其他的股东,资本市场对互联网造车是非常看好的,今年有七八家靠谱的互联网公司宣布造车,会有很大的资本涌入进来。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您觉得蔚来怎么能够活的更好,或者说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活下来?
李斌:腾讯投资整个新能源领域,我们也曾经有过交流,不觉得有什么不专一,希望和谐富腾可以发展的很顺利,也许将来会有一些合作。
从我们角度讲,我们也不只腾讯一个股东,我们有很多的股东,希望能集中大家的优势,这个汽车产品不是一家能够做的,这点我们非常开放。任何的初创公司或者说任何现有的汽车公司,我们都可以合作。我们都可在各个方面进行合作,这是我们从蔚来汽车角度讲的态度,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改变整个产业。
什么样的公司能活下来,纯粹跟风的公司肯定没戏,把这个事情想的太简单的公司、只有一腔热血的公司也是没戏的,比如说资金的准备,人才的准备,要做好这些足够的准备也是非常难的。
还有一点,没有进行很周密的用户洞察,用户洞察不靠谱的公司也是没戏的。你把这几个条件放在一起去看,就知道要开始一个新的公司有多难,你看汽车公司在早年,30年代或者再早一点,也是有很多公司,活下来的从全世界范围看也不是很多的。
在国内的新公司,我要提醒很多东西,不能把现在政策的红利当成商业模式的基础。如果一辆车补贴多少钱,以这样的优惠开始新公司的话,这种思考的出发点非常危险。可能再过两三年去看,最终会有两三家有一些机会。
王超:特斯拉已经创办13年了没盈利,蔚来汽车打算用几年的时间盈利?
李斌:我现在关心的是车尽快早点出来,做了自然就盈利,你给用户创造价值自然盈利了。现在还没有意义去展望我们什么时候能盈利,我们有信心我们会成为商业上比较成功的公司。商业上成功意味着必须要有利润,我们相信这也是我们长期发展必须做到的事情。
主持人:您有假想敌吗?
李斌:没有。你能占的比例太少了,一能卖50万辆车,占中国也就百分之二点几,会有很多在细分领域的产品的竞争,这是没问题,或者有眼球的竞争,这真的都不重要。它没法转化成为销量,我们对这个还是有洞察的。跟卖车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拥有汽车不应是麻烦 而应该是乐趣
彭晃:蔚来汽车网站上写到,给用户带来麻烦的汽车不是一个好汽车,用户服务您刚才提到要做两端。以特斯拉为例,它做到的是首先是把产品送到用户家里,用户维修这辆车的时候特斯拉会提供替代车辆。但是当汽车保有量上到一个层次,比如80万、100万量级后,我相信它很难做到这个承诺。蔚来汽车对用户服务维修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李斌:车越来越离开它最初给我们带来的最美好的东西。很多年前我跟安居客创始人PK,他代表房,我代表车,我说年轻人上来就要买车,车意味着自由,意味着不同。它能扩大了你的视野,扩大你的半径,但现在确确实实跟车有关的事情大多是烦心事。离开了车本身的面目,这是汽车工业,汽车产业最大最大的危机。
大家可能觉得拥有一辆车没有乐趣都是麻烦,这比Uber模式共享经济带来的冲击大多了。汽车行业真正的问题是,你如果只把汽车当成交通工具的话,永远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把创造拥有的乐趣当成未来的方向。
好的商业模式,需要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效率。即便你对用户承诺很好,但假使你的效率不行,公司肯定是会不长久的,所以要从合适的角度重新构架整个用户体系。
我第一版商业模型里面就会算,公司整体服务效率的发展会是怎么样,要算整个的效率。比如要算加油站的效率,保险公司的效率, 4S店的效率等,要看移动互联网加上电动汽车一起怎么样建立新的体系,这个效率比现有的效率要高,才能有机会。同时,高多少,这个数字能不能具体化,这些东西确实要想清楚的。我们把账算的非常细了,知道想法是肯行,在实践过程中也逐步修正做法。
不造低成本车 也不会赔本卖车
冒晓敏:感谢李斌董事长干货的分享。我想问三个问题。第一,我相信在座的可能也有一些朋友想创业,创业第一件事情就要找联合创始人,我想了解当时你找李想,是什么样的场景,用什么样的话打动他,产生了共鸣,决定干这个事?
第二,蔚来汽车的盈利模式和传统汽车有些类似,是通过销售和售后赚取利润。这种模式是不是有点像乐视,也就是硬件不赚钱、通过后续的生态链赚钱?
第三,将来的车是铝车身,加上碳纤维,在售后上,成本是实实在在的,铝车身的维修和碳纤维的成本高于传统车,这块怎么样对客户体验有一个很好的交代?
李斌:在决定做蔚来汽车的时候找李想,我说对汽车产品的理解很多方面我们是能够互补的,我考虑商业模式考虑的比较多,而他对产品的理解更丰富,要不要大家一起干。他说我本来也有这样的计划,我说那行大家一起做吧,就这么简单。我们对对方都有比较认可的地方,而且都是比较坦诚和透明的。就这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 10分钟我们就谈完了。
商业模式上,现在说这些东西稍稍有点早,我们有自己的模型,我觉得羊毛出在猪身上在汽车行业可能会被挑战。因为猪太贵了,你给用户让几万块,用户也感受不到,钻石羊毛可能才行。
我觉得从我的角度讲,它不是手机一千块钱,几百块钱,也不是说像软件,像手游这样,车的成本太高了,很难找到一个产品,你说补贴多少钱,一辆车赔2万块,用户也感受不到。车拼的可能不是价格,甚至你卖的便宜用户还不一定干。
如果我做出行,这是把车还原成交通工具,逻辑上讲谁的车便宜我用谁的。你达到我的标准我采购,我没必要非要自己去造一个车满足我的出行业务需求。这些东西回到比较基本的角度讲,都不是很重要,很简单我们也看到一些商业的启示,苹果就是挣了你的钱怎么样,你愿意。你把用户服务好了,你给用户提供的是心甘情愿的增值服务,这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我们肯定很简单,我们不会造低成本的车,我们也不会把我们的车非要低于成本价销售。
一个合理的利润率是大家认可的,这中间有很多是可以做的更好。你怎么让用户分享公司的利益,这有很多可以创新的地方。一个公司的利益和利润应该来自于给用户提供了超值的服务,和你有更高的效率。一定是来自于你给用户提供了什么附加值,而不应该来自于别的东西,这是我对车这个产品的想法。
全铝车身、碳纤维的维修,电动车在这方面会好一些,电动车毕竟少了很多机械方面的结构。本身它就有这么一个空间,它的机修保养不像传统汽车有那么复杂的东西,总体机械结构可靠性增加了,我觉得这个是能够平衡这个事情,我们也算过很多的账。你也重新构架你整个服务体系,你的服务体系就必须是更高效的。这个里面我们也是做了非常多的研究,怎么样能够做到服务体系的效率。就拿维修来说,比现有4S店的效率要高,这也是要很深入去想。
情感认同 期望造“懂你”的车
沈楠:蔚来汽车算是初创企业,人的融合往往比事情更加重要一些。你现在掌握的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在国际化各种不同的团队之间的协同管理方面,你有什么样的心得,你是怎么样做的,我觉得这会对其他新创公司的CEO有一些帮助。
李斌:我们去年公司人数快100的时候,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讨论我们自己的愿景和我们的价值观。这不是自上而下,而是大家都来参与讨论,这些会变成大家共同约定的东西,新进来的成员,也会参加培训,我们希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够接受,我们还要统一一下工作方法,我们让大家用一种工作方法去思维,还要统一工作流程。原来有从宝马来的,有从特斯拉来的,有从奔驰来的,怎么让大家用一个工作流程去工作,也是很重要,还要提供非常好的支持体系,就像在内部所有人会用微信,我们把微信在美国和欧洲做了很多普及,我们微信企业号也会用,内部全球化交流的工具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简单讲,要让大家接受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这种融合的确有难度,要鼓励每一个人承担自己对公司的责任感和自发热爱公司。我们也是所有的员工都是有公司的期权,这方面完全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而不是用汽车公司的标准去要求他们。不管互联网还是传统汽车公司来的,大家还是挺喜欢这种工作环境。我们有30多个国家的人,确确实实形成了一个比较良性的运转体系,战斗力增强的很多。
沈楠:听了您的讲话,我觉得咱们同之前汽车企业相比,咱们的优势在于一是体验,二是对于人的思考会多一点。我想问一下咱们这个车还没有出来,所说的体验数据是从哪来的?第二个问题,想问一下您会想把车给赋予什么样的情感?您也提到车和人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想的比较深入?
李斌:我们对于用户需求的展望怎么来的,这一点上比较少有人比我和李想在这方面的观察要细致一些。
我们首先会基于很多数据,很多这方面的东西去做很多的分析,很多人也会做。更重要的还是,你要对真正把自己放在用户角度去思考的洞察能力,这种洞察能力很多时候不是简单做调研能做出来的,有的时候需要靠直觉,需要靠感受,需要靠你对将来很多年以后的展望,要回到人性最根本的东西去思考。
大家拿苹果举例比较多,从调研的角度讲,很难说这个手机信号不好,电池不能换,你如果从调研角度讲90%的人不会买这个手机,每个人都希望有这种质感的热爱,每个人都有对设计感的热爱,每个人都希望到苹果店体验不一样的感受,这只能从人性的角度去想。这样的一些展望或者是这样的洞察可能更多还是来自于我们整个团队的内心里面的驱动,稍微艺术的一点,事实上确实也是这样的。
我觉得从产品的角度讲,我们希望车是有情感的机器,有感情的,是能够懂你的,有点像你们家超大的宠物,它能懂你。更关键的是我们觉得我们希望车能够真正成为你在喧嚣的城市里面的避风港,也比较文艺,但是这就是我们想的。
谁能走到最后仍为未知数
刘洋:所有的商业模式我们看到的成功也好,Uber也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共性是可复制性,我脑海里想到了一下复制型的东西是成功的,比如滴滴,Uber,手机行业也可以见到,纯电动车这些企业他们的思路都千差万别,这或许也意味着死亡率非常高,因为不可能存在那么多的模式。您对蔚来汽车的模式非常有自信,谁能跟你走到最后?会不会一个传统车公司跟你走到最后?
李斌:哪些大玩家在来的路上?苹果毫无疑问在造车,这是公开的秘密了。苹果是有很大的机会,但是也有很大的挑战,如果做手机这样的模式做汽车的话,可能会在供应链会进入到一场没有劲头的战争,会很麻烦。苹果的品牌影响力各方面的东西,他们对于设计,对于质量,对于很多方面的要求,他们肯定是要追求的,而且他们有足够多的钱,有一两千亿美金在账上。我们体格跟它比肯定太小了。
真正大家伙可能还没进来,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正在进来的路上。还有一些新的公司出于不同的目的做这个事,比如说Uber有一个无人驾驶的团队,谷歌也有,它到底会用什么样的角度去参与,也还不清楚。它自己就有需求,会怎么样,无人驾驶对整个汽车行业到底是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有一些展望,这个也会有不确定因素。回到中国来看,因为现在大家都是在那说,还没有一家真的开始卖,都只是说我要做到什么样,我们是真的已经拿到过成绩。我们还算比较谨慎在承诺的人,不是属于很激进的,我们必须做点承诺,但是还是在谨慎地做一些承诺。
谁能够跟我们走到最后,大家还没开始比赛呢,只是在那热身,还没开始跑,谈不上谁能走到最后。不能低估传统的汽车公司在应用最新的技术,包括进到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里的决心,他们还是有足够多的动力,足够多的能力和资金人才基础做这个事。
主持人:谢谢。今天李董事长开放的分享,确实是干货满满,腾讯汽车希望作为汽车泛科技开放的平台,会在4月份的时候做第二期的节目,希望到时候所有在场的各位能够到我们的现场来,跟我们的嘉宾一起分享,希望董事长随时关注我们的《futuer @drive》。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