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教授钱理群卖房养老的消息引起社会热议。据悉,钱理群先生早已卖掉住房,并在6月底时就住进了昌平区一家养老社区。10月21日,钱理群先生现身社区的“重阳敬老”活动上,首度回应自己卖房养老的原因。钱老称,他认为自己适合养老院的生活,住进养老院后,可以不用再操心做饭等日常琐事,可以用大量时间来进行写作。(10月22日中国新闻网)
老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成员,解决好老年人的生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如今,我国未富就进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日渐突出。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赡养老人的负担加大,即越来越多儿女的养老压力增大,这让人们清醒地意识到,经济尚不发达的中国,即将面临着“银发浪潮”的袭击,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
当下,人们一方面忙于工作以创造财富,另一方面还要顾及养老以维系社会稳定,尽忠和尽孝如何两全感到十分纠结。有的人认为,传统家庭养老,可以让老人享受到家庭的天伦之乐;有的人认为把父母送去养老院会在亲人、朋友面前丢了面子;有的认为,要看老人本人的意愿,如果愿意去养老院,无可厚非;有人认为,老人送去养老院,是小辈的不孝……
如今,我国养老存在的现实问题是,许多子女连“能养”的条件都不具备,更谈不上“善养”。养老冲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子女与老人的冲突。这是养老冲突常见形式。因生活观念、工作时间和经济状况差异造成相互争吵、纠纷、遗弃老人等一系列冲突;二是子女与社会的冲突。子女和社会相互推脱责任,子女不愿或者出于能力所限把赡养老人的义务置于社会,社会对子女“不孝”的行为进行监督或惩罚形成冲突,这种冲突容易损害老人权益;三是老人与社会的冲突。老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源于老人对社会的贡献与社会给予老人的回报不对等,或者是社会不能为老人提供基本养老生活保障。
因此,在社会还不能为所有老人提供基本养老生活保障的情况下,作为子女,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提高对养老的认识。注重养老意识这个“软”设施的投入。首先,要加强家庭内部养老意识的培养。从家庭养老意识培养做起,从对家人的赡养延伸到对邻里、社会其他老人的积极“善养”,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愿望。
其次,要转变养老观念,切实尊重老人的选择。每个老人有着自己和他人不同的职业、兴趣爱好和社会角色,以及身体状况,不管老人是愿意在家里养老,享受天伦之乐,还是愿意去养老院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老人一起有“共同语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应给予老人必要的尊重和理解,如果老人愿意在家里,可以就近尽孝道。如果老人愿意在养老院养老,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探亲假”,定期或者不定期去看望老人,保证有尽“孝”的机会,同时,尽“孝”与工作也不发生冲突,可以减少老人给年轻人“增加负担“的心理负担,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养老,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为老人提供“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
最后,要树立“以养老事业付出为己任、以为养老事业贡献为荣耀,热心养老事业”的意识。总之,“孝”是消除养老冲突的润滑剂,只要我们真心尽孝,不论老人选择何种方式养老,相信他们都会舒心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