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1 2135 3183

打通产教融合的“三个一公里”

   2024-12-24 中国教育报 4 0
核心提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产教融合作为破除教育与产业系统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路径,已成为地方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然而,当前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方面仍面临机制不贯通、资源不联通、要素不融通三大痛点问题,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进程与效果。

在此背景下,常州大学主动谋求与国家战略、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通过系统性谋划组织设计、协同性推进载体建设、整体性赋能人才培养,打通产教融合的“三个一公里”,着力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打通“最初一公里”——

系统性谋划组织设计实现机制贯通

健全组织架构。学校构建了以“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为核心的集管理、研究于一体的校级产教融合组织管理架构,有效实现了产教融合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互动转化。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工作;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负责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品牌专业建设、资源平台建设以及开展产教融合教育研究管理;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负责优化顶层设计、理论研究以及对外服务功能。

健全制度建设。一是获取政策支持。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与常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常州大学协议书,双方形成了“建设更多特色优势学科、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集聚更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更多高层次创新平台、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共建目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出台制度文件。学校建立校院两级制度保障体系,从专业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建设等方面全过程、全方位落实产教融合相关政策。三是研制产教融合指引。学校牵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工作指引》(团体标准),填补了该领域标准空白。

健全运行模式。一是构建新型学院运行模式。学校坚持以学院为建设主体,推进“一院一融合”工程。2017年以来,学校相继获批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省级重点产业学院、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等,实现了工科学院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基地全覆盖。二是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学校以专业评估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坚持“特色发展、分类建设、示范引领”,以一流专业建设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打通“中间一公里”——

协同性推进载体建设实现资源联通

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发挥石油石化行业特色与优势,聚焦国家石油石化产业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在国内率先开展校企“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模式改革,与中石油共建“中国石油—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与中石化下属公司先后共建5个创新联合体。

打造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一是实施“一院一区、一专一坊”工程。在学院层面建设14个校级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区,实现学院双创教育工作“专人+专金+专场”,在专业层面建设专创融合工作坊,在班级设立学生双创委员,将双创教育延伸至班级。二是以赛赋能激发创新势能。强化竞赛训练推动孵化转化,夯实“意识启蒙—实践激发—大创训练—竞赛提升”的“四位一体”创新创业竞赛训练体系。

打造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一是高水平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学校以“服务地方企业需求,拓宽学校科研渠道”为宗旨,成立常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积极促进产学研协同技术转移,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向地方的转移转化。二是全链条推进“产学研转创用”。学校以常州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为依托,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为纽带,以产业引导基金为载体保障,赋能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要素迭代升级,有效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孵化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申请数据处理方法相关专利,提高了效率

上一篇:

四川巴中:打造能源化工千亿产业集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