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石油钻机管柱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研发设计一线,北至茫茫沙漠,南至浩瀚海滨,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
赵亮亮进行管柱自动化技术培训
他以提升油气钻井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工作目标,为实现我国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他,就是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宝石机械”)高级工程师赵亮亮。近年来,他先后参与完成多个国内首台(套)产品的管柱自动化产品研发工作;主持国内首台钻井作业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首次提出并成功将机器人技术运用到石油钻井行业;和团队成员一起先后攻克了推扶式管柱自动化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大幅提高了钻井作业过程中管柱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积蓄能量,快速成长
2011年底,在太原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读的赵亮亮即将硕士研究生毕业,他向心仪的单位——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投出简历,随后得到了面试机会。
宝石机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我国建厂最早、当前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龙头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陆地石油钻机和各系列钻井泵研发制造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重要场合用途钢丝绳研发制造基地。赵亮亮至今记得,面试时考官问到“为何选择石油钻井行业?这一行比较苦、累”,他坦陈自己出身农村,吃苦受累没有接受不了的,并且所学专业对口。最终,他接到面试合格的通知,如愿入职。
2012年7月,赵亮亮初入职场。彼时,中国石油钻采设备工业迅猛崛起,发展如火如荼。
经历了基础的专业培训后,他在铆焊车间、热处理车间等十几个涉及方案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岗位轮流实习一遍,全面了解了生产过程、产品功能原理及特点,为后期从事的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半年实习期内,我积累了特别宝贵的经验。因为正式工作后,没有这么多时间让你静下心来去每个车间转、去学习。”
次年元月,赵亮亮被定岗在宝石机械研究院的钻台机械化室,任设计一职。他欣喜地发现,工作内容与大学专业完全对口,而且研究的是石油钻井装备最前沿的方向——自动化设备。“以前的石油钻机管柱处理完全依靠人拉肩扛的纯体力,我们科室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一些机械化自动化的产品,实现钻台面作业的无人化。”
此后两年时间,在老师傅的带领下,赵亮亮从图纸绘制到分析计算,再到生产现场服务,积累了大量的产品设计经验,专业技能得到快速提升,获得单位上上下下的认可。“当时有一个产品仿真分析交给他处理,他的上手能力、领悟能力很快很强,是同一批过来员工中的佼佼者,所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宝石机械国家研究中心自动化装备研究所所长叶强回忆到。
其中,赵亮亮认为熟练掌握图纸绘制对工作帮助很大,除去可以锻炼绘图能力,还能够提高对产品的认识能力,会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产品,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而去现场调研对设计工作尤为重要,“现场有问题了我们去处理解决,产品到底实不实用、以后怎么发展,这个对后面如何来设计指导意义特别大。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2013年夏天,赵亮亮第一次出差,前往四川进行现场服务。他先是从陕西宝鸡搭乘火车到四川达州,再坐小巴到开江县,然后转乘“村村通”(一种乡村客运小巴)抵达村里,最后依靠“摩的”才登山上井。井队是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作业,赵亮亮则在钻台面值守。“影视作品里铁人王进喜的形象仿佛出现在我眼前。因为井里的泥浆会喷出来,而工人就在旁边作业,身上糊满泥浆。另外,不管下多大的雨,工人们还在正常作业。完全靠人进行钻井作业太苦太累了。”
这一幕带来的触动令赵亮亮久久难以忘怀,他对实现钻台面产品机械化替代人工的意义、本职工作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不压担子是永远没有成长的”
短短两年时间,赵亮亮了解了产品的设计手段、熟悉了现场生产制造环节,逐步成长为公司管柱自动化产品领域的骨干型人才。
2014年,凭借扎实过硬的专业技术,赵亮亮开始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水钻机管子处理系统关键设备研制”中水平动力猫道的总体设计。该设备为宝石机械首次研制,攻克了管子自动输送技术、管子自动输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研究、多根管子自动分拣技术研究、管子自动化输送系统制造与试验研究等多项关键技术,在研制过程中实现了多项创新。“计算过程中很多的关键系数、参数需要判决,但当时自己还没有经验;另外,计算方案有了,怎样把结果算出来?我就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学解析方法、加班学习新的软件、向别人请教,费了很大劲把计算完成了。”
该项目历时两年多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设备整体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海洋钻井平台水平动力猫道的国产化打下了一定基础,为宝石机械进军海洋钻探装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7年获宝石机械技术创新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