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防疫政策加速优化,年初以来国内城市人员流动、航班客运出行均已录得明显修复,我们认为全球石油需求的“驱动东移”或已开始。在2022年10月2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石油需求:从增速放缓至驱动东移》中,我们提出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或将呈现“驱动东移”的整体特征。中国石油需求在2022年受制于疫情长尾退出而处于同比收缩区间,我们测算表观消费约为1294万桶/天,同比下降3.4%左右。
石油消费缺口修复或对2023年需求增长空间形成支撑,相比于2022年11月14日发布的年度展望《能源2023年展望:风险未平,溢价延续》中的测算,我们当前上调2023年中国石油需求同比增量至80万桶/天左右。但是,在石油需求的未来增长预期上,我们可能和市场预期略有不同。我们认为国内需求恢复或不会推动全球需求持续高增长,也谈不上会驱动石油基本面结构性短缺,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能效提高的努力下,经济恢复较快增长可能并不意味着石油的高消耗,自上而下看,国内单位GDP石油强度仍处于下行通道;二是石油需求完成固有的恢复式高增长后,可能会暂时进入低速增长过渡期,以等待外部政策刺激的内生高增长到来,自下而上看,各类成品油消费接近2019年水平后或会趋于平稳。
自上而下看,国内单位GDP石油强度或延续下行,抑制需求反弹高度
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内生驱动,我们使用单位GDP石油强度来衡量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的拉动作用。2010年以来我国单位GDP石油强度稳步下降,表示我国能效持续提升,也代表着经济增长对于石油需求的边际拉动作用在逐步减弱。我们认为,这一方面源于我国产业结构从“二三一”逐步向“三二一”转变,工业占比下降削弱对石油需求的拉动力度;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国内持续致力于环保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加速替代,特别是交运部门的单位GDP石油强度明显下降。
居民生活用油在2022年受到较强压制,导致单位GDP石油强度超趋势性下滑。我们预期其有望在2023年回归疫情前常态路径。中金宏观组于年初更新预测,提出2023年中国GDP增速有望达到5.5%,我们相应上调石油需求同比增速至6.2%。虽然石油需求增速有望在2023年表现较强,我们认为额外增量主要来自于居民用油缺口的恢复填补,或还不是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稳定驱动。随着产业结构变迁和能源体系优化,我国单位GDP石油强度或仍将处于下行通道,简单线性外推当前的石油需求增速或并不合适,例如2022年上半年欧美需求的恢复高增长已被证实并不能延续。
自下而上看,国内成品油消费仍在恢复阶段,且以居民消费为主
“自下而上”角度来看,我们测算2023年中国石油需求或将较2022年增加约80万桶/天。具体来看5类主要油品,我们预计2023年我国煤油需求同比增加34万桶/天至77万桶/天,其中主要是民航客运需求完成2020年疫后缺口的一次性修补;汽油需求预计同比增加24万桶/天至300万桶/天,其中主要是居民出行复苏推动汽车行驶里程恢复;石油沥青需求预计同比增加16万桶/天至120万桶/天,其中主要是公路基建实物工作量释放叠加低基数支撑;石脑油需求预计同比增加9万桶/天至184万桶/天,其中主要是乙烯、PX等下游产品产能扩建叠加出行复苏提振调和需求;柴油需求预计同比减少4万桶/天至319万桶/天,其中主要是工程开工回暖支撑显现,但或难以扭转消费趋势性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