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发表回复 发表帖子 论坛首页 论坛列表 频道列表

转型升级向全面机械化拓展

楼主 骏润官方023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积极向全面机械化拓展,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近日公布的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名单中,荆州市上榜,成为湖北省第三个整建制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市(州)。


  我市高度重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工作,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为主线,加快补齐农机化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不断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


  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61.7万千瓦,农机具保有量达51多万台(套),种植面积位居前三位作物(水稻、油菜、小麦)综合机械化率达83.8%(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机耕率96.4%、机播率59.5%、机收率91.4%,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我市建设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科学规划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


  我市制订农机化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加快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农机化向全程全面发展。


  在区域布局上,坚持平原先行、丘陵跟进,作为平原湖区县市的监利市、洪湖市、公安县,率先在全市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含有部分丘陵的松滋市、石首市、荆州区则因地制宜,推进丘陵地区生产机械化。


  在作物布局上,坚持以水稻、油菜等主导作物为重点,玉米、棉花、蔬菜等其他作物协调推进。


  在作业环节上,推进机耕、机收,发展机械播栽,最后解决高效植保、谷物烘干及秸秆处理,最终实现全生产过程机械化。


  在推进方式上,全市坚持示范先行,由点及面实现区域内全程机械化。


  调优结构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在政策引导驱动下,全市农机装备保有量持续稳定增长。到2020年底,全市农机具保有量达51万多台(套),其中拖拉机13.7万台、联合收割机2.05万台、插秧机1.08万台,农机装备覆盖农、林、牧、渔业,涉及产前、产中、产后所有生产环节。


  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大中型拖拉机总量超过3.3万台,水稻插秧机、油菜精量播种机、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等播栽机械快速增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装备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补齐短板着力提升农机作业水平


  针对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我市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快补齐短板,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协调发展。


  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先后出台油稻、麦稻、虾稻、再生稻、棉花、玉米生产技术规范。


  高标准办好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样板,全市7个农业县(市区)每年都坚持新建4-10万亩油菜“345模式”示范区,监利、洪湖两地建设万亩以上规模水稻育秧工厂70多个,普及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推进优质油菜产业发展,中心城区周边还建立100万亩秸秆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强化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对全市30多万农机从业人员开展技术轮训,全市安装北斗终端设备3000多台(套),购置农用无人机1100多台,设立农机信息服务平台20多个,形成了以农机合作社为支点、农机主管部门为核心的农机信息化服务系统,实现作业质量、作业面积、作业过程智能化管理。


  培育主体提升农机化发展新动能


  全市强化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户为基础、农机服务公司为补充的多种组织形式并存、多种服务功能并重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农机户36万户、农机专业户7700多户,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到761个,其中规范化运行的农机合作社445个,网络农机手6万多人。


  在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全市按照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要求,推动农机服务环节从耕种收为主向专业化高效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延伸,推动农机服务对象从大宗农作物为主向玉米、棉花、蔬菜等其它作物全方位延伸,推动农机服务领域从种植业为主向水产、畜牧全产业拓展,加快补齐农机化发展短板,不断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为农机化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农机农艺融合及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有力提升了全市农机化作业水平。2020年,我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化率达83.8%,在全省名列前茅。其中水稻综合机械化率87.13%、油菜综合机械化率74.28%、小麦综合机械化率86.17%,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已经到底线啦